石英砂是自然界最常見、應用最廣泛的非金屬礦物原料之一。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高新技術產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工業(yè)對優(yōu)質高純硅質原料的需求量不斷增加,而隨著天然水晶資源的日益枯竭,人們開始將高純和超高純石英砂作為天然水晶的替代品[1]。因此石英砂的選礦提純能在很大程度上滿足工業(yè)生產對優(yōu)質硅原料日益增長的需求。石英砂的應用已不再僅僅局限于玻璃制品、建材等傳統(tǒng)領域,而是更多地開始涉入高新技術產業(yè)領域,如半導體技術、SiO2薄膜材料、原子能、光纖通訊電纜材料以及國防科技尖端等諸多方面[2]。此類石英原料中一般SiO2≥99.9%,對雜質質量分數要求也很高。實踐證明:石英一般與云母、長石、赤褐鐵礦等礦物伴生在一起,因此在石英的選礦提純試驗中,主要是去除鐵質、鋁質、鈣質等礦物組分。
1 實驗部分
1.1 原礦性質
原礦的化學組成分析結果見表1。原礦的XRD圖譜分析表明:原礦所含的主要礦物為石英。原礦的礦物組成主要為石英(>98%),少 量 的 絹 云 母 (<1%)和 赤 褐 鐵 礦(<0.5%)。礦石流體包裹體研究表明:石英中包裹體分兩類,以絹云母為主的礦物包裹體和氣液包裹體,均存在于石英顆粒內部。礦物包裹體絹云母包體的大小一般為0.002~0.019mm,礦石中均含氣液包裹體。
1.2 磨礦細度試驗
磨 礦 細 度 試 驗 的 介 質 為 鋼 棒,磨 礦 采 用XMB-70型三輥四筒磨礦機。每份樣100g,磨礦質量分數50%,磨礦時間分別為0.5、1、2、4min,磨礦細度曲線見圖1。從圖1看出,隨著磨礦時間的增加,-0.104mm粒級的產率增加較大,+0.42mm粒級產率迅速減少,-0.42~+0.104mm粒級產率先增加后減 少,磨 礦 時 間 為1 min時,-0.42~ +0.104mm粒級的質量分數最大,達到61.47%,比原礦26.59%提高了34.88%,因此確定磨礦時間為1min。
1.3 磁選場強試驗
原礦經磨礦后進行脫泥,脫泥粒度30μm,脫泥主要是為了脫除磨礦時帶入的鐵質及原礦中嵌布較細的含鐵礦物,弱磁選磁場強度為80~170mT,強磁選機為Slon-100周期式脈動高梯度磁選機,試驗流程見圖2。強磁選磁場強度分別為0.7、0.8、0.9T,流速0.8cm/s,脈動電機轉速為200r/min,試驗結果見表2。由表2可知,精礦TFe2O3質量分數分別為85.8、66.8μg/g,鐵去除率分別為93.16%和94.58%。場強對除鐵效果影響不大,因此綜合考慮確定強磁場強為0.9T。
1.4 浮選試驗
1.4.1 捕收劑選擇試驗
對磁選精礦進行捕收劑選擇試驗,浮選機為RK/FD型0.5L單槽浮選機,調整劑為5%硫酸,用量1875g/t,調整礦漿pH=2,捕收劑分別為胺類陽離子捕收劑1、2、3,起泡劑為2#油,用量40g/t,浮選礦漿質量分數20%,浮選時間4min,浮選試驗流程見圖3,試驗結果見表3。由表3可知,用捕收劑2進行試驗時,尾礦3產率偏低,浮選效果較1、3兩種藥劑差,因此對另兩組試驗的精礦進行元素分析,化驗結果見表4。由表4可知,采用捕收劑3試驗時,精礦中的SiO2質量分數較捕收劑1高,而雜質中的Al2O3、TFe2O3、MgO、CaO、Na2O和K2O均 較1低,Al2O3、TFe2O3、CaO去 除 率 分 別 為99.25%、94.70%、91.58%,可見采用捕收劑3作為捕收劑的效果明顯優(yōu)于捕收劑1。因此,確定浮選捕收劑為捕收劑3。
1.4.2 捕收劑用量試驗
進行捕收劑3用量探索試驗,當捕收劑的用量為900g/t時,浮選效果較差,因此選擇捕收劑用量分別為1200、1500和1800g/t進行試驗,試驗流程如圖4,試驗結果見表5。由表5可知,當捕收劑用量為1500g/t時,精礦中SiO2質量分數為99.86%,較其他兩組試驗高,TFe2O3為70.7μg/g,去除率為94.70%,雜質質量分數比其他兩組質量分數低,綜合考慮,確定捕收劑3用量為1500g/t。
1.5 酸浸試驗
將浮選后的精礦烘干,篩分,+0.104mm產率為61.59%,取+0.104mm粒級進行化學酸浸試驗,其試驗產物用于制備玻璃原料。酸浸試驗采用H2SO4、HNO3和HF的復配混合酸。H2SO4為分析純,質量分數是98%,密度1.84g/cm3;HNO3為分析純,質量分數為68%,密度42g/cm3;HF為分析純,質量分數≥40%。試驗確定石英砂∶水∶酸=2∶1∶1(質量比)的配比,酸的用量與去離子水質量相同。由于HF可以溶解石英砂中的SiO2,故HF用量不宜過高。根據經驗,確定HF的質量分數為10%。進行4組 酸 配 比 (質 量 比)試 驗,H2SO4∶HNO3∶HF的配比分別為:55∶35∶10、65∶25∶10、75∶15∶10、85∶5∶10。酸浸時間定為5h,酸浸溫度定為20℃,精礦洗至中性后進行化學多元素分析。試驗流程見圖5,試驗結果見表6。表6表明,當酸配比為H2SO4∶HNO3∶HF=65∶25∶10時,精 礦 中SiO2質 量 分 數 最 高 為99.89%,Al2O3、Fe2O3、CaO的 去 除 率 分 別 為99.46%、99.70%和94.02%,雜質去除率較高,故確定酸配比為65∶25∶10。
1.6 爆裂試驗
從精礦化學分析結果可以看出,精礦的燒失量較大,達到0.08%~0.13%,鋁、鐵、鈣等雜質質量分數較原礦有大幅下降,達到較低水平,而SiO2質量分數始終小于99.9%。結合包裹體研究結果,初步判定精礦的燒失量主要由流體包裹體造成,通過高溫爆裂試驗可除去流體包裹體,降低燒失量,有利于進一步提高SiO2質量分數。取一定量酸浸試驗精礦 (精確到0.0001g),置于坩堝中,于600 ℃下灼燒1h后取出,置于干燥皿中冷卻至室溫,精礦失重為0.065%。爆裂試驗結果表明:包裹體在600 ℃時發(fā)生爆裂,包裹體中的液體和氣體逸出,結合化學分析結果可知經過爆裂后的石英精礦SiO2質量分數≥99.95%。
1.7 超細硅微粉磨礦試驗
浮選精礦經過分級后,對-0.104mm產物進行磨礦試 驗,制 備 超 細 硅 微 粉。磨 礦 設 備 選 用RK/XPM-120×3三 頭 研 磨 機,磨 礦 時 間30min。測定磨礦后產物的粒度組成及化學成分。磨礦后產物粒度分布見表7,化學分析結果見表8。由表7看 出,D90=12.05μm,D98=16.38μm,說明經研磨機磨礦后的石英硅微粉粒度較粗。從表8看出,磨礦后產品中SiO2質量分數達到99.90%,TFe2O3質量分數396.5μg/g,說明采用瑪瑙材質研磨機磨礦雖有利于SiO2質量分數的提高,但也存在一定的鐵質污染。因此建議采用其他石英質超細磨礦設備來降低雜質質量分數,達到硅微粉提純目的。
2 推薦工藝流程
通過磨礦細度試驗、磁選場強試驗、浮選條件試驗、酸浸試驗、爆裂試驗、超細硅微粉磨礦試驗,確定了如圖6所示的試驗工藝流程。在推薦流程下,進行試驗制得高純石英砂精礦中SiO2質量分數≥99.95%,雜質質量分數≤150μg/g,超細硅微粉SiO2質量分數≥99.90%。
3 結論
a.原礦的主要成分為石英、絹云母、赤褐鐵礦,其中鐵主要賦存在赤褐鐵礦中。通過選礦提純試驗,確定了該石英的磨礦細度為-0.42~+0.104mm?。叮保矗罚?;場強為0.9T,捕收劑3用量為1500g/t。
b.通過酸浸試驗確定了,當酸配比(質量比)為H2SO4∶HNO3∶HF=65∶25∶10時,精礦中雜質質量分數為126.74μg/g,SiO2質量分數≥99.98%;由高溫爆裂試驗可知,當溫度為600 ℃時大量的包裹體發(fā)生爆裂,包裹體中的液體和氣體逸出,經過爆裂后的石英精礦SiO2質量分數在99.95%左右;經研磨機磨礦后產物中SiO2質量分數達到99.90%,說明超細硅微粉磨礦試驗對提高SiO2質量分數效果明顯。
免責聲明:
本站部份內容系網友自發(fā)上傳與轉載,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
如涉及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30日內聯(lián)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